4年前,林清玄上央视《开讲啦》,说了一段与古龙的趣事。

古龙在林清玄的报纸上连载了小说两年多,可是结局始终遥遥无期。

林清玄让古龙尽快收尾,古龙说难,毕竟100多个人物,各有性格特点,都不知道该如何收场。

林清玄于是自己写了结尾,安排了一场武林大会,炸死了这100多人,“从此武林归于平静”。

古龙气这林清玄自作主张,后来创作了一个“清玄道长”,此人无恶不作,烧杀抢掠,最后被挂尸武当山三天三夜。

林清玄每每忆及此,总是哭笑不得。

古龙就是这么一个怪侠,屡出奇招,让人防不胜防。

他的怪,还体现在他新式的行文里,在他无招胜有招的武功里,在他创作的每一个自带缺陷的人物里,在他恣意红尘实则寂寞无边的世界里。

说最狠的话,流最痛的泪

金圣华教授在《熊家的儿子》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有一年,侧院搬来新邻居,姓熊。熊家有个儿子,年纪较长,脸圆圆,头大大,不爱读书。”

这熊家的儿子,就是古龙。

据说,是因为这熊孩子,读书时暗恋了一个叫古凤的女孩,于是给自己取了笔名古龙,寓意龙凤配。

他的童年并不美满,因为父母经常吵架,还时不时拿他出气,加上院子里的人觉得不爱读书的都是坏孩子,并没有人愿意跟他玩。

那时的他沉默寡言,数学不好,只热衷于写武侠小说。

也许,在那样一个无能为力的环境,躲进自己创造的武侠世界里,按着自己喜好编排人物命运,才能让他收获些许的成就感。

到了17岁时,父亲终于与母亲决裂,直接抛妻弃子跟小三走了。

这对于古龙来说,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这满腔的怨愤,让古龙撂下了狠话:“从此以后你不再是我父亲,我们父子恩断义绝!”

父亲的出走,让家里失去了经济支柱,古龙晚上读夜校,白天不得不四处帮人打工,生活困顿。

因为个子小,为了不被欺负,还加入当时的四海帮。

底层市井的挣扎与帮派的打打杀杀,这些曾经的生活素材都在日后古龙的小说里出没。

有人说,金庸写小说是在案几上,而古龙写小说是在江湖里,因为他身不由己,人在江湖。

然而即使古龙后来功成名就,也始终未能从内心深处摆脱没有归宿的不安全感。

对于感情,他始终在建立、稳定、抽离中鬼使神差地轮回。

沈从文在《边城》里说:“凡事都若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若宿命的必然。”

古龙恨极父亲,可是却宿命般地与父亲走了同一条“渣男”的老路。

他先后有过两段婚姻,女朋友更是不计其数,但他始终无法建立起长久的亲密关系,也重复了他恨极父亲做过的事:抛妻弃子。

父亲离家的近三十年里,古龙再不曾与他见面,但在父亲弥留之际,古龙终究还是到医院见了他最后一面,流下了无声的泪。

他是痛苦的,正如他创作的人物多是无依无靠的孤儿,而其实内心深处,他从来就渴望一份寻常的父爱。

犹如《武林外史》中的阿飞在最后出海,说去寻找一片仙山,其实,是去寻找父亲沈浪,只是有些话,从来不曾说出口。

写最爽的文,执最真的笔

混帮派时期,古龙并不能养家糊口,为了生存,他一直在尝试投稿。

终于在1955年,古龙凭着一篇文艺小说《从北国到南国》,拿到了生平第一笔稿费。

此后台湾也出现了武侠小说的黄金十年,当时街头巷尾的租书铺热闹异常,报纸、杂志也都开设了武侠专栏。

香江那边梁羽生、金庸的武侠世界刀光剑影,如火如荼时,古龙在图书馆当管理员,徜徉在西方文学海洋里,也为日后的写作积蓄了实力。

可惜自己摸索的写作之路也不太顺,为了讨生活,古龙不得不先做枪手,代成名作者写稿。

直到五年后,他才凭着一部自己署名的《苍穹神剑》崭露头角,之后一发不可收拾,陆陆续续写出了名堂。

1972年,金庸写完《鹿鼎记》,在巅峰时期宣布封笔后,便向古龙发出约稿,用于《明报》连载,此时外界有人解读为金庸选择了古龙作为继承者。

古龙也不负金庸所托,凭着《绝代双娇》、《楚留香传奇》叫好又叫座,自此他真正跻身一线,杂志社和出版社编辑都排着队找他约稿。

古龙的文体,句式短,一个字也能成行,读起来爽,加上糅合了西方小说里的悬念设置技巧,读起来让人欲罢不能。

这样的文体新颖,在当时来讲,很多人说他是为了多赚稿费,毕竟当时台湾稿酬是以行来计费。而放在今天来说,是妥妥的新媒体文鼻祖无疑。

稿子虽抢手,但古文爱拖稿的毛病也让一众编辑头疼不已。

不过只要古龙一进入写作状态,他是真诚的。

写作之前,他会洗净双手,剪干净指甲,换上最舒适的衣服,给文字以最虔诚的姿态。

白岩松说:“古龙的笔下,无论谁仔细看,都有你我。”

他笔下的侠客,不单只是嗜血舔刀,还总在干脆利落的对话中,完成人性的探讨。

在《天涯.明月.刀.》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天涯远不远?”

“不远!”

“人就在天涯,天涯怎么会远呢?”

“明月是什么颜色?”

“是蓝的,就像海一样的蓝色,一样深,一样忧郁。”

“明月在哪?”

“就在他的心,他的心就是明月。”

古龙内心的柔软,让他的江湖里,很少浓墨重笔渲染血腥:

他不忍让小鱼儿与花无缺兄弟自相残杀,也不忍傅红雪终生浸泡在仇恨里,而李寻欢的每一次出刀都为救人,不为杀人。

诗人戴潍娜喜欢古龙,她曾说:

“美,是一种类似堕落的过程。

最贞洁的人写最放浪的诗,最清净的文字里有最骚动的灵魂。”

喝最烈的酒,交最深的友

王家卫说古龙是一个流氓,有才气的流氓。

古龙最风光的时期,蔡澜曾回忆:

“自己监制电影、电视片集,又不停地创作。住在一豪宅中,马仔数名傍身,古龙俨如一黑社会头目。”

世人皆知古龙,好酒好色。

找他约稿的人,首先得能喝,经常都是“竖着进去,横着出来”。

林清玄也不能幸免,他说两人对饮,一夜就喝掉六瓶XO,喝到眼睛不能对焦了,人在酒台一仰身就昏睡了过去。

古龙曾说:“一个人如果沉溺于酒,必定有他伤心的事,而伤心的人,必定是多情的人。”

确实,古龙用喝酒的热闹,抵御内心的孤独,又用风流的外衣,掩饰内心的寂寥。

在古龙的心目中,能置于酒色之上的,唯有朋友。

倪匡说:“如果有人拿刀砍我,能够挡在前面的,只有古龙!”

古龙也曾对好友三毛说:“三毛,有没有人欺负你,以后若有人欺负你,告诉我!”

与交往最深的友,一起畅饮最烈的酒,这也许是古龙最顶级的欢乐。

古龙自己曾说:

“其实,我不是很爱喝酒。

我爱的不是酒的味道,而是喝酒时的朋友,还有喝过酒的气氛和趣味,这种气氛只有酒才能制造出来!”

可惜古龙的酒,最终让他丧了命。

他因酒受伤,也因酒丧命。

在他自己意识到生命即将走到最后时,写下十个大字:“陌上花发,可以缓缓醉矣。”

倪匡为他悲痛写了讣告:“世间无古龙,心中有古龙。”

葬礼上,朋友们花了30万台币为他置办了48瓶他生前最爱喝的XO,并全部开瓶与他最后一饮,再置入棺中。

生前,古龙与倪匡、三毛曾经探讨过人死后究竟有没有灵魂,得不到答案。

于是三人约定,未来无论谁先走,其魂一定竭力来触达解惑。

古龙过世后的七七四十九天,是民间传说的魂归之日,倪匡与三毛相约在三毛家楼下,燃烛静候,可惜,无果。

从此,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

古龙文集的腰封上有一句话:“读古龙长大的人,都活得比较酷。”

但古龙其人,并不太酷。

他喜欢呼朋引伴,实则寂寞无边;他喜欢外出有派头,实则难逃少时自卑阴影;他的行文很酷很爽,实则故事人物纠结不堪。

但也恰因这份鲜活与市井的刻画,成就了古龙小说中最真实又最复杂的人性。

孔庆东在《古龙一百句》里说:

“古龙的作品之所以能跻身经典行列,依靠的不仅仅是诗意的、近乎偏激的浪子情怀。

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中弥漫着浓郁的幽暗意识。

正是这种幽暗意识,使他笔下的浪子具有了一种人性光辉。”

该说是古龙最终活成了自己笔下的浪子,还是说古龙笔下的浪子其实从来都是他自己?

无论如何,金庸说过,古龙是一个浪漫的人。

作者 | 阿菜,写千字文记录人生,行万里路探索世界。

图片 | 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