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倩与宁采臣:金华版\\「宁采臣与聂小倩的诗」
■文/吴彰义 图/资料图片
爱是什么?爱是魂牵梦萦,不离不弃;爱是阴阳两隔,有缘相会。
上下五千年,神州大地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有很多,而女鬼聂小倩与书生宁采臣的爱情故事,却穿越时光,并被新生代赋予了更多的时尚元素。
美丽妖娆的女鬼聂小倩与书生宁采臣的爱情故事出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上世纪70年代以来,这个故事屡次被搬上银幕,多次翻拍。其中,由张国荣、王祖贤等人主演的《倩女幽魂》第一部,堪称经典中的经典。多情女鬼聂小倩18岁早逝,被妖怪胁迫,专惑人干坏事,遇到赶考的书生宁采臣后被感化,最终回到人间,两人结婚生子。
你知道吗?书生宁采臣与聂小倩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金华。
进入21世纪,《倩女幽魂》这段凄美浪漫的金华版“人鬼情未了”又屡次被演绎成国民网游和手游,版本不断迭代,深受年轻人喜爱。
那么,故事中的兰若寺到底在金华的什么地方?寺中的塔又是哪一座?聂小倩与宁采臣:金华版“人鬼情未了”
“宁采臣,浙人,性慷爽,廉隅自重。每对人言:“生平无二色。”适赴金华,至北郭,解装兰若。寺中殿塔壮丽,然蓬蒿没人,似绝行踪。东西僧舍,双扉虚掩,惟南一小舍,扃键如新。又顾殿东隅,修竹拱把,阶下有巨池,野藕已花。”——《聊斋志异·聂小倩》
A.关于兰若寺的四种猜想
一般的小说多是虚构,但《聊斋志异》不同,其文体形式上采用的是唐代小说传奇文体,但实际上是蒲松龄对各地流传的地方故事和传说的一个整理,其实质是民间故事汇编。
晚清邹弢先生在《三借庐笔谈》中有完整表述:“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也。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中贮苦茗,具淡巴菰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蒇。故笔法趋绝。”
民间故事与小说的区别,在于小说往往完全虚构,而民间故事则有实有虚,实的是故事发生的地方和故事中的部分主人公,虚的是故事情节。遍阅《聊斋》,可看到其中大部分作品皆是此类。
《聊斋志异·聂小倩》文曰:“宁采臣,浙人,性慷爽,廉隅自重。每对人言:‘生平无二色。’适赴金华,至北郭,解装兰若。寺中殿塔壮丽,然蓬蒿没人,似绝行踪……”
翻译一下就是:浙江人氏宁采臣,为人慷慨豪爽,方正自重。常常对人说:“此生爱上一个女人,之后不会爱第二个。” 宁采臣有次恰去金华,到城北后,进一座寺庙里休息。寺庙大殿宝塔十分壮丽,但地上长满比人还高的蓬蒿,好像没有人来往的踪迹……
目前,很多人考证兰若寺究竟在何处,结果大致有四种猜想,分别是:金华城西的西峰寺、金华万佛塔下的永福寺、兰溪市游埠镇潦溪桥村的古兰若以及金华智者寺。
B.殿塔壮丽,不少专家认为兰若寺为永福寺
原太平天国侍王府纪念馆专家蒋鹏放分析认为,文中“兰若”是梵文音译,就是寺庙的意思。从“至北郭”“殿塔壮丽”等句可知,此寺庙应在金华城北城墙处,且寺旁有塔,而当时全城仅有一座塔,名叫“万佛塔”。
翻开清康熙年间金华府志图,在金华城北有一高塔屹立,俯瞰婺城,它就是万佛塔,当时金华城的标志性建筑。塔下有一“永福寺”,文中“出寺外,见荒坟累累”。“永福寺”外当时确是乱坟岗,正好与文中的地理环境相吻合。
《光绪金华县志》也载:永福寺在城北三隅,试院后。吴越钱氏建,宋大中祥符改名密印。明嘉靖间以西偏废址改建按察分司。皇朝康熙十六年,僧牧庵募殿建宇,供藏经。后圮。道光二十六年,僧定钫募建寺,西有塔九级。
据《万历府志》,宋治平初僧居政建,《大清一统志》作唐代建。明嘉靖十二年七月,大风落其铁顶三千余斤,乙丑知府叶宗春率民修。隆庆初侍郎王崇记,康熙十五年,康亲王临郡,僧牧庵募修。乾隆六十年大风,塔项又落。道光二十七年,僧定钫募资大修,腹庋楼十三层,设梯曲折而上,足资远眺焉。参《旧志》按王崇记略云:塔高三十余丈,下广轮七尺许,今以日影勾股比例法测得,纵黍尺塔高十五丈,弱量底层广七尺强。
说起永福寺殿塔的壮丽,今年88岁的胡升印象深刻。他家住市区天柱巷,他说,他们一家六代,200多年来都住在古子城附近,他小时候去永福寺玩过。“永福寺位于古子城北侧的122医院附近,这一带属于大洪山。一进寺门就看到高大的四大金刚,一双拳头如畚斗,一根钢杖三尺长……”他说,金华的地形犹如一艘船,万佛塔就是船的桅杆。
另外,万佛塔前面的楼阁,就是当时金华考生科举应试的考场,后来成了太平天国侍王府。考场周围有很多学生考寓,就是供考生投宿的。所以宁采臣从家乡到金华赶考,住在永福寺的可能性极大。
坊间还有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就是聂小倩的故事发生在金华西峰山,现在的金华四中一带。
“好多金华人都听说过西峰旅馆闹鬼的故事,不少人都将那个鬼说成是聂小倩。”蒋鹏放说,这个金华著名的“鬼故事”有误,“西峰山背确实有一座寺庙,叫西峰寺,但没有佛塔,因此不可能是聂小倩所在的寺庙。”
蒋鹏放说,从环境和建筑上看,这里不是聂小倩故事的发生地。“还有一点,上世纪80年代,西峰寺旁曾挖出一口古井,从出土的文物看,并没有发现任何与聂小倩相关的信息。”
金华市文保所专家蒋金治也认为,《聊斋志异》书中描述的场景,无疑是万佛塔下密印寺。“我从没看见西峰寺曾经修建佛塔的记载。”
c.城舍价昂, 宁采臣借宿寺庙从《聊斋志异·聂小倩》的描述可以看出,宁采臣是个考生。
已故浙师大人文学院龚剑锋教授的研究资料表明,明代金华地区的读书人考秀才,就在古子城附近应考。清代考场移到如今的侍王府,改名试士院,所以周边建有众多提供考生住宿的考寓,如永康考寓、兰溪考寓、东阳考寓等。
金华古建筑专家、原太平天国侍王府纪念馆副研究员汪燕鸣也说,试馆和考寓是同一个意思,都是供赶考的书生参加科举前温习功课和住宿的地方。
明清科考,俗称考秀才,“三年二考或曰科考和岁考”。八婺旧属各县考生,无论老幼,须提前半年或数月跋山涉水赶赴金华。宁采臣赴金华赶考,也是其中之一。
宁采臣为什么会借宿寺庙呢?
《聂小倩》中记载:“会学使案临,城舍价昂。”翻译一下,也就是说此时恰逢学使来主持考试,城中房舍租金很高。
龚剑锋认为,明清时期,金华的院试这个级别,是由省里的学政大人(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厅厅长)主持的。宁采臣当年参加的应该就是院试。蒲松龄也没说宁采臣是金华哪里人,他可能享受不到入住紧挨考场的试馆和考寓的福利。
因为在中国古代乡土社会,某一家族或某一地的人出资建造试馆、考寓,只有本族或当地考生才能使用,一般不对外提供服务,宁采臣或许就与这些试馆、考寓无缘了。
而且当时金华府辖区的人考秀才都要来古子城附近应考,人数一多,客房价格就上去了。也就是说,宁采臣赶考时,周边房价涨了,他只好住到寺庙去,“思便留止,遂散步以待僧归”。
D.宁采臣是金华人吗?志书中无宁姓书生中过进士
宁采臣是否和金华真有联系?
其实,“宁”这个姓蛮少的,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其时金华地区姓宁的约700人,分散在各县市。最大的聚居地可能在婺城区雅畈镇端头村,大约30人;安地镇郑次自然村和青龙头自然村,还有兰溪赤溪街道姓叶村以及武义一个山村,各有20人左右。
也就是说,宁采臣是金华人的可能性不是没有。
关于宁采臣,《聊斋志异》里还有一段描述:“后数年,宁果登进士。女举一男。纳妾后,又各生一男,皆仕进,有声。”由此可见,宁采臣是中过进士的,而且三个儿子也都出去为官。
如果宁采臣真的借宿过永福寺,在金华赶考,而且中过进士,那么金华府志里一定会有记载。
为此,蒋金治曾经查阅了明清两代甚至宋代的金华府志,可惜没有发现一个姓宁的进士,他只能猜测,蒲松龄听到故事时,会否因为口音而笔误,譬如把“应”听成了“宁”。
类似的例子也不是没有,比如《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虽然已经注明学生叫做“马生君则”,可惜查遍东阳马氏宗谱,也不见其人。原因很简单,古人的名、字、号太多,也许宁采臣和“马生君则”一样,因为各种原因出现偏差,被历史资料湮没。
.可能是李渔向蒲松龄报的料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面为什么会有金华故事呢?来自兰溪的蒋敢干对清初著名剧作家李渔颇有研究,他认为,聂小倩的故事很可能是李渔向蒲松龄报的“猛料”。
李渔(1610—1680),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中年改名为李渔,字笠鸿,号笠翁,兰溪夏李村人。李渔既是清代著名的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又是一个杰出的小说家和美学家。他自幼聪颖,少壮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擅长古文词,旁及杂艺,尤以小说、戏曲并擅,一生著述丰富。戏曲有《笠翁十种曲》,诗文杂著合编为《笠翁一家言全集》,其中《闲情偶寄》的《词曲》《演习》等都是重要的戏曲论著。小说方面,有白话短篇小说《无声戏》和《十二楼》,还有长篇小说《合锦回文传》《肉蒲团》等。他还批阅《三国志》,改定《金瓶梅》,倡编《芥子园画谱》,为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艺术天才。
关于李渔和蒲松龄两人的交往,有人说是传说,也有人认为是真的。
蒋敢干说,在《蒲松龄年鉴》中有这样的记载:“春,蒲松龄邀李渔赴宝应演戏祝寿。时李渔在扬州,蒲松龄在宝应知县孙蕙幕中,邀李渔家班女戏为孙蕙献艺祝寿。蒲松龄并手录李渔词《南乡子寄书》相赠。”
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李渔和蒲松龄是有私交的。
浙江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孙福轩也在论文《蒲松龄与李渔的一次交往》中说,蒲松龄和李渔在宝应有过一次短暂的交往,这在他的诗集中有所记载。
蒲松龄,字留仙,山东淄川人,出身于一个久已衰落的世家。“一生困顿场屋”,直到71岁才援例得到一个了无意义的岁贡生名目。其间,他唯一的一次从政经历也许是康熙九年至十年在江苏宝应知县孙蕙处当了一年的幕僚。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当时已蜚声文坛的李渔。孙蕙请李渔的戏班助兴,于是同蒲松龄一道赴扬州去约定时日, 故此蒲松龄有扬州一游。在他的诗集中,先后写到扬州的有《扬州夜下》《夜发维扬》等诗。诗中对他们面晤的具体情形并没有描绘。蒲松龄在扬州的时间并不长,又兼程回到宝应。蒲松龄与李渔的第二次见面,可能是在孙蕙的寿日,亦可能略早两天。蒲松龄的一首诗《孙树百先生寿日,观梨园歌舞》亦是指李渔戏班的演出,场面宏大。在这个喜庆的节日里,蒲松龄见到李渔很高兴,特地手书李渔《南乡子·寄书》一词,给他留念。词曰:“幅少情长,一行逗起泪千行。写到情酣笺不够,捱呪。短命薛涛生束就。”
李渔和蒲松龄相识时,李渔61岁,而蒲松龄只有31岁,年龄上的差异并没有阻碍李渔和蒲松龄的交情。
蒋敢干认为,李渔比蒲松龄大30岁,两人相识时,李渔名气已经很大,蒲松龄对他也很敬重,聂小倩的故事很可能就是李渔说的。按照当地民间流传,蒲松龄来过兰溪,拜访过李渔。没准,蒲松龄还顺道去过金华城。
聂小倩的故事,真的是李渔向蒲松龄报料的吗?对此,老金华们毫不怀疑,民间甚至还流传着一个说法,李渔不仅讲了这个故事,还讲了另外好几个。
到底几个?一个说法是3个,一个说法是5个。
蒋金治说,虽然这些说法纯属野史,但老市民能把那些故事讲得有板有眼,倒也有趣。目前他已经听过好几个故事,比如金华太守张佐治遇蛙,还有金华怪猫。
[相关链接]《张佐治遇蛙》金华郡守张佐治至一处,见蛙无数,夹道鸣噪,皆昂首若有诉。佐治异之,下车步视,而蛙皆蹦跳为前导。至田间,三尸叠焉。公有力,手挈二尸起,其下一尸微动,以汤灌之,未几复苏。曰:“我商也,道见二人肩两筐适市,皆蛙也。哀之,购以放生。二人复曰:‘此皆浅水,虽放,后必为人所获;前有清渊,乃放生池也。’吾从之至此,不意挥斧,遂被害。二仆随后不远,腰缠百金,必为二人诱至此,并杀而夺金也。”张佐治至郡,急令捕之,不日人金俱获。一迅即吐实,罪死。所夺之金归商。
(本文选自《初中语文文言文大全》)
翻译:金华县的长官张佐治到一个地方,看见有许多青蛙在道路旁鸣叫,都昂着头,好像有冤要说似的。张佐治对这事感到很奇怪,便下车步行,青蛙见他下了车,于是又蹦又跳地来他的面前为他引路。一直走到了一田边,只看见三具尸体叠在一起。张佐治力气大,用手提起上面两具尸体,发现最下面那具尸体还在微微颤动,于是喂给那人热水喝,不一会儿那人醒了。他讲起了经过:“我是一个商人,在路上看见两个人挑着竹筐去集市,筐中有许多青蛙。我为它们感到难过,于是我便买下了青蛙把它们全放生了。那两个卖蛙的人说:‘这里水池很浅,即使你把青蛙放生了,也会被别人捉去;前面有一潭深水,是个放生池。’我于是跟那两人前往放生池。没想到,那两人竟然挥动斧头,我就被他们伤害了。我的两个随从还没走远,身上带着几百两金子,(他们)肯定把我的随从诱惑到这里,把他们杀害然后抢走金子。”张佐治回到郡内,急忙下令捉捕。不出几天,人和金子都找到了,一审讯便吐露了事实,判处(他们)死刑,找回来的金子还给了商人。
《金华猫》金华猫,畜之三年后,每于中宵,蹲踞屋上,伸口对月,吸其精华,久而成怪,入深山幽谷,朝伏匿,暮出魅人,逢妇则变美男,逢男则变美女。每至人家,先溺于水中,人饮之,则莫见其形。凡遇怪者,来时如人,日久成疾。夜以青衣覆被上,迟明视之,若有毛,必潜约猎徒,牵数犬,至家捕猫,剥皮炙肉,以食病者,方愈;若男病而获雄,女病而获雌,则不治矣。府庠张广文有女,年十八,殊色也,为怪所侵,发尽落,后捕雄猫始瘳。
(见《猫苑·灵异》,引自《坚瓠集》)
注释:府庠(fǔ xiáng)就是府学的意思,金华最高学府,相当于现在的金华一中。张广文,从府志、县志没有查到他的身份记载,不知是哪个年代的人,也没法求证。他女儿年方十八,被猫怪所害,头发掉光。后来抓了一只雄猫吃掉,病就好了。
瘳(chōu),病愈的意思。
“小邹鲁”金华,文化资源丰富,地理位置独特
为充分挖掘、梳理、展现金华人文脉络,本报与金华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共同推出系列文化报道“古婺芳踪”
用心整理和记录这座城市的历史,寻找婺州大地共建共融共享共赢的文化力量
欢迎社会各界关心金华文化事业的人士撰文、投稿、提供线索
投稿邮箱 / 125059335@qq.com
编辑:耳朵
—— THEEND——
爆料、吐槽、分享,请在微信后台留言
-82374110商务合作:0579-83186125
加金晚君微信[jhwbwx]
带你进读者粉丝群
各种话题、福利享不停
✡
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