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第二季的“滑铁卢”后,Netflix于2022年“520”一次性高调放出《爱死机3》全集,一夜之间刷爆全网,以“力挽狂澜”之势重振口碑,惊艳一众“爱死机摩人”。

仅一周,豆瓣超过15万人为《爱死机3》打出8.6高分,该剧也荣登豆瓣“一周全球口碑剧集榜”第二名,#爱,死亡与机器#词条也连续霸榜豆瓣各大话题小组TOP3,微博#爱死机#话题阅读量更超160万。

国外,《爱死机3》IMDb评分8.4(第一季9.2),烂番茄爆米花指数惊喜重回92%,比肩第一季。

各大社交平台上,围绕#哪一集可以称为“神作”#的讨论仍在继续,尤以第二集《差劲旅行》、第三集《机器的脉动》、第六集《虫群》和第九集《吉巴罗》热度最高,而关于#第三季是否封神#的话题也在“爱死机摩人”的争议声中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

网友评论区热议

(豆瓣和微博上关于这季的讨论两极分化)

当然,除了放飞脑洞的,还有不忘在“520”安利口语学习素材的好同学(实在是感人JPG):

那么,《爱死机3》到底如何?俩小时刷完该季的本“爱死机摩人”就来给大家扒一扒,看看《爱死机3》到底凭啥引爆全网?

偷偷剧透:文末另有精彩佳(si)作(huo)推荐,一键下滑,可冲!!!

一、#续集比不过第一季系列#《爱死机3》VS 薛定谔的猫

《爱死机》第一季于2019年横空出世,一举创下豆瓣9.2的高分历史。18个故事涵盖科幻、奇幻、恐怖和喜剧多种类型,涉及物种进化、女性主义、诗意哲学、未来科技、人类与机器、战争与文明等宏大话题,加上传统2D和3DCGI技术予以人物形象和场景塑造的超强视觉冲击,让观众在大呼“过瘾”的同时,也打开了成人动画创作边界的无限可能。

但是,“开局即巅峰”无疑会拉高观众的心理预期,而《爱死机》第二季内容上的大失水准又将观众的心理期待打回原始状态,这就在客观上为《爱死机3》空出了一个可进可退的发挥空间。因此,《爱死机3》的爆火有一半可归功于“市场机缘在前铺路,创作内容在后助攻”。

(一)、体量有壁,以“质”取胜

《爱死机》第一季总共有18集,第二季和第三季各有9集。据透露,第三季的剧集实际是第二季的下半场,因为制作时间紧张,不得不拆成两半分开上映。体量的减少意味着剧集的题材、话题展示受到限制,内容辐射面不对等,导致观众刷完仍觉得“差点意思”。

(《爱死机》三部曲在人人视频的评分》

尽管《爱死机3》已经在内容深度和话题选择上给足了惊喜,但集数的限制让该季无法以“量”延展更广阔的内容。不过好在本季内容以“质”取胜,并以续集形式与第一季展开梦幻联动,直接唤醒“爱死机摩人”的情怀DNA,总体输出回归基准线。

1、硬核小说保质量,人气单集溯情怀

《爱死机》的科幻元素主要源自于两大方面:一是直接由科幻小说家担任编剧,二是剧本直接改编自文学或科幻小说。第三季的脚本创作就深深延续了这两大特质:饱受赞誉的第三集《机器的脉动》来自迈克尔·斯万维克于1999年获雨果奖的最佳短篇小说《机器的脉搏》(第一季的《冰河世纪》原著也出自他)。“肉体消亡,思想永生,数字大脑将一切生命信息永久储存,‘爱死机’以动画故事的形式展现了人类的科技狂想”,齐鲁晚报如此评价这一单集。

(故事讲述了宇航员玛莎在木卫一上遭遇灾害,失去同伴,在试图走回轨道求生的过程中感受到“天外之声”的经历)

第六集《虫群》则改编自美国知名科幻作家布鲁斯·斯特林(Bruce Sterling)的短篇小说,该小说曾提名1983年雨果奖和星云奖最佳短中篇,这一集是他的小说作品第一次影视化呈现。再补充一个冷知识:“赛博朋克”这一科幻类型就是由作者布鲁斯·斯特林定义(咱就是服得五体投地)。

(小说从基因和科技扩张的角度批判了人类的傲慢与狂妄的征服欲)

本季的另一个惊喜是梦幻联动第一季的人气单集《三个机器人》推出了续集《三个机器人:退场策略》,且该续集被放在开篇,细细一品还是那个熟悉的骚气AI三口相声,还是倔强的黑色幽默。Netflix的这把“小心机”,“爱死机摩人”的情怀DNA能不动算我输!

(该集编剧是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John Scalzi,其作品以幽默著称,代表作有《垂暮之战》)

不得不承认,小说家和小说脚本保证了《爱死机3》在故事完整度和价值深度上的硬核输出,成为第三季除画面视觉之外,口碑一夜翻盘的关键因素。该季谈“封神”姑且夸张,但着实在内容上狠狠抚慰了“爱死机摩人”的敏感神经。

2、三“神”镀金,再创经典

如果说,高质量科幻内容的集中输出让《爱死机》系列拥有了内容创作上的不可替代性,那提姆·米勒和大卫·芬奇,以及第一季《证人》导演Alberto Mielgo三位大神在本季的强强联手,则贡献了该季最大流量和精彩看点,将口碑推至高潮。

看点一:大卫·芬奇的动画处女作

身兼导演、编剧的大卫·芬奇,还因视觉特效师的的身份被誉为“CG狂魔”,早在1980年代在工业光魔工作期间,他就参与了动作科幻电影《星球大战6》的视效工作。

(大卫·芬奇)

在规规矩矩完成《爱死机》前两季监制后,芬奇大神终于按捺不住在第三季出手了——本季第二集《差劲旅行》作为大卫·芬奇的动画首秀,被认为是整季主流受众中口碑最佳的作品,完整度和关注度当属最高,时长在9部短片中属最长(21min)。

(《差劲旅行》在IMDB上获评分最高单集)

在电影感充沛的镜头语言中,你能分毫不差地从人物的微表情,眼角的细纹,甚至从战战兢兢到计上心头的情绪变化里,感受到大卫·芬奇在CG画面上对细节的苛刻追求,这就是为何芬奇的作品能与其他仿真人镜头拉开差距的重要原因。

(男主的狠心决绝微露,一枪两命)

再加上本集的脚本由《七宗罪》编剧安德鲁·凯文·沃克执笔撰写,叙述人性阴暗与光明的剧情中充满了惊险与反转,再结合“CG狂魔”的精湛技术,食用果然效果绝佳。

看点二:《证人》导演强势回归

第一季强势破圈的《证人》导演及编剧Alberto Mielgo,在本季带着他的新作《吉巴罗》强势回归。可以说,没有《证人》,《爱死机1》恐难爆火;没有《吉巴罗》,《爱死机3》也恐难有“封神”之论。

(《证人》VS《吉巴罗》)

毕竟,“西班牙鬼才动画大师”的名号不能白叫,《蜘蛛侠:平行宇宙》前艺术总监的身份不能白嫖,凡出自他手的作品,不拿奖是说不过去的。如今的Alberto Mielgo已将奥斯卡,艾美奖和安妮奖三大奖中的最佳动画短片统统包揽,功力之深可见一斑。

(Alberto Mielgo)

“恃才傲物”、“视觉天才”是媒体用来形容他的最为高频的词汇,他在动作戏的设计、调度、呈现方面的水平堪比漫威大片——镜头数量多,角度多、运动镜头多、场景变换多,凭借抽帧带来的锐化和停滞感、浓重色块的运用、霓虹美学、大量运动分镜,Alberto Mielgo的动画风格整体更偏科技化和赛博化,血液中的拉美文化基因和“混迹”欧美的成长经历,更为Alberto Mielgo的作品增添了极强的自由感、都市感和国际感。

(Alberto Mielgo作品一览)

本季《吉巴罗》全片无一句台词,仅靠画面的失焦与模糊,来回切换的静谧与躁动,结合金币洒落的声响、女妖摇曳的身姿和复古胶片的质感,整一集都富有深邃的艺术觉知和历史隐喻。

(西班牙以及拉美的艺术家特别善于将美与丑并列,或者将我们常规意识中丑陋的东西提炼出一种诡异的美感)

除此而外,《爱死机》另一位系列监制——提姆·米勒在本季的表现也相当出彩,由他执导并编剧的《虫群》目前已成为讨论度最高的短片之一。哦,对了,电影《死侍》就出自提姆之手,与此同时,他还是大名鼎鼎的Blur Studio创始人之一。2004年他与搭档杰夫·福勒联合制作的动画短片《饥饿的地鼠》提名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

就冲这三神”下凡“,《爱死机3》有什么理由不火?

3、华人动画团队惊艳首秀

除了剧本和导演的加持,《爱死机3》的幕后制作非常值得拿出来唠一唠。今年《爱死机3》的幕后主创跟前两季别无二差,唯一不同的是,在Blur Studio、Blow Studio、Axis Studios这些知名“老伙伴”中,有一个中文名字尤为显眼——天何言工作室。

第三季中大卫·芬奇的《差劲旅行》和提姆·米勒的《虫群》皆由天何言工作室担任视觉设计,这是中国前期创作团队在世界级动画项目中的概念设计首秀,前后共有十几名国人设计师参与其中。

(《差劲旅行》的视效以对比强烈的色调烘托相互较劲的紧张氛围)

(《虫群》则是在极致的暗黑风格中透露生命的色彩)

天何言团队还于剧集上线前一天在微博同步了这一好消息,华人团队的喜悦和骄傲溢于言表。

除了天何言工作室,中国概念艺术家马亮、Yun Ling也参与了第九集《吉巴罗》的制作。当下,华人动画团队和设计师正逐渐走向世界,《爱死机3》能火爆全网,他们功不可没。

综上来看,谈论《爱死机3》是否真的“封神”已经不再重要。这个问题就像薛定谔的猫,除了作品本身的优秀配置外,“封神”的标准还受到观众审美、认知水平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因此,与其去定义结果,不如玩味过程:以客观公平的态度,从体量、题材、制作、话题深度和故事完整性上审视整体内容,过滤网络舆论的捧杀,才能看见一部剧作赢得市场的真正原因。

二、互联网思维下《爱死机》的爆红为内容创作带来了什么?

除了剧本、导演和制作上的硬实力,互联网时代也为《爱死机》的爆红建立了丰沃的土壤。一方面,短片5-20分钟的时长满足了观众碎片化的观看习惯;另一方面,《爱死机》各个短片的主题互不关联,内容独立,用户可不受内容断层的干扰进行自主选择,这一点与自媒体订阅服务的天然属性完全契合。

早已摸清互联网玩法的Netflix清楚:互联网背景下无论以何种形式争夺用户注意力,本质上都是内容的竞争。所以Netflix会不惜花重金买优秀剧本,与顶级导演、演员合作,就是为了用高质量内容达到创意和观众适口度的融合。

《爱死机》作为Netflix与日本团队合作,实现全球化发展的现象级作品,又为内容创意输出了哪些值得参考和借鉴的东西呢?

(一)、巧用“符号化”表达,捍卫创造力和想象力

众所周知,Netflix对于内容限制少且非常尊重创作者。之前 Netflix 请到大卫·芬奇执导首个自制剧《纸牌屋》,就承诺给予大卫·芬奇最大的创作自由度,不做任何干涉,这一点在《爱死机》中也再次重现。

大卫·芬奇直接召集了才华横溢且风格迥异的各类导演,让他们尽情发挥,因此有了我们看到的极具个人风格,且形式千变万化的单集。比如第一季中以小人物模型建造的《冰河世纪》,第三季的《亡灵之夜》,多样化的呈现形式赋予了一个又一个动画符号别具一格的深意,可以说,《爱死机》是将传统2D和3DCGI技术结合人物内涵发挥出最大效果作品。

(第三季《亡灵之夜》)

除此而外,更为重要的是这部作品从名字开始就建立了独有的“符号”体系。第一季的片头就利用各种各样的icon进行组合排列来暗示每一集的内容,如果不做注明,你完全猜不到这些符号到底指的是哪一集。

(《爱死机》的“符号王国”)

这种“符号化”的表达在动画创作中实属罕见,不仅因为这背后的联想需要巨大的想象力进行推动,更重要的是《爱死机》以这样的形式构建了一套独有的语言传播形态,激发网友玩起符号对应游戏的同时,通过视觉与语言的训练,完成了一轮又一轮符号与意义的创新。

《爱死机》之所以能够爆火,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其将专属的符号表达体系与动画创作高度结合,捍卫了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堪称传播界和内容界的创意高潮。

(二)、不断创新的叙事和美学,提供二次创作源泉

毫不夸张的说,每看一集《爱死机》,“爱死机摩人”对动画叙事和美学的认知就能提高一个层次。如此多样化的素材不知道为多少传媒学子的论文提供了母题(开玩笑,不是)。

以第三季为例,《隧道墓穴》被认为是结构上最类似经典克苏鲁叙事的一集。克苏鲁神话体系的开创者、美国小说家H. P.洛夫克拉夫特说过:“人类最古老、最强烈的情绪是恐惧,而最古老、最强烈的恐惧,是对未知的恐惧。”剧中使用大量旧日的魔幻元素、哥特式风格、宗教反讽充当舞台布景,将这种人类对未来的恐惧与想象融入了以神灵为载体的故事中。

(《隧道墓穴》剧照)

《机器的脉动》则站在了第三季美学鉴赏的顶端。在画风上,这集致敬了法国的漫画大师墨比斯,用简洁流畅的线条勾勒出极具风格感的人物和场景,作为2D动画作品,在爱死机这样靠画风辨别剧集的作品中独树一帜,设计精巧优美,让人沉浸在近乎幻觉的视觉盛宴中。

(该集每一帧都可以当做美学范本)

而Alberto Mielgo的《吉巴罗》更是在光怪陆离的诡秘美感中塑造了一个狰狞又悲情的女妖形象。这是剧集在视角效果上的又一颠覆,不仅没有被《证人》这一珠玉的光芒掩盖,反而掀起了网友二次创作的高潮。

(网友对Alberto Mielgo作品的仿妆)

(《吉巴罗》女妖的各种手绘)

《爱死机》的叙事功力和美学世界令人赞叹的不止创新,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可以被不断挖掘进行创作的可持续性。

(三)、取材“无边界” ,思考“开放式”

当然,《爱死机》的创意之所以受到追捧和青睐,很重要的一点是观众从其丰富多样的题材与话题中也扩展了自己的知识边界,娱乐学习两不误。

同样以本季呼声最大的《吉巴罗》为例,这个故事虽然以被殖民的拉丁美洲为背景,但其内核直到目前都没有一个准确的解读:有些人认为这是一个有关殖民掠夺的故事;有的人则认为故事探讨的是爱情。对此,导演Alberto Mielgo发文表示:“我想做的更多是对于两性关系(Toxic Relationship)的探讨”。

这一点从其获得第94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的《皆为爱》就可窥知一二。《皆为爱》的英文名为The Windshield Wiper——字面意思是“雨刷器”,或许表达了作者对待爱情的态度:放下以往、不再对未来忧虑,而是活在每时每刻的当下。

(同样探讨爱情的《皆为爱》)

毕竟,两性关系一直导演青睐的领域,但《爱死机》的奇妙之处在于,观众对于内容的吸收和理解已经远远超过了导演本身的初衷。这一点也同样出现在第三集《机器的脉动》中。

该集因出现的大量诗意诗歌而被誉为第三季最具“神性与哲学”色彩的一集。从柯勒律治到华莱士·史蒂文斯,还有大量的华兹华斯,由艺术和哲理构成的台词给观众留下非常多解读的空间:关于机器和人类意识共存的意义、相互理解的可能性、万物运行的法则和超越生命界限之后的世界......

第一季中将东方聊斋元素与蒸汽朋克高度融合的《狩猎愉快》也是同样,故事改编自美籍华人科幻作家刘宇昆的同名短篇小说,冷静呈现了近代中国沦落和殖民者丑恶嘴脸的冰山一角,《爱死机》让厚重绵长的中国历史,古典深邃的东方文化和神秘的“东方科幻”通过这一集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

由此可见,《爱死机》取材上的不设边界,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心态,在不断创造优质内容的同时,也为后续引发全网大量多维度、多层次解读埋下了重要的伏笔。这一点,仍值得今天的很多创意借鉴和学习。

三、除了《爱死机》,还有哪些成人动画佳作值得一看?

OK,关于《爱死机》咱夸也夸完了,聊也聊够了,相信各位也乏了。除了《爱死机》,成人动画还有哪些作品值得关注?接下来,就到了本“爱死机摩人”个人私货放送的时间(不能嫌弃):

一、《抹去重来》

亚马逊推出的8集原创动画剧集《抹去重来》,由《马男波杰克》团队联手打造,全季一经释出立即好评如潮。豆瓣和IMDb 均达到了8.3,一向严苛的烂番茄新鲜度也达到了罕见的100%。

该剧自播出以来,引起国内外观众的强烈讨论。2022年该剧释出第二季,豆瓣评分飙到8.7。

该剧将镜头对准这一未知领域,主要讲述了女孩艾尔玛经历一场车祸后发现自己拥有控制时间的能力,她更决定寻找出父亲死亡的秘密。和手绘风格二维动画以及CG风格三维动画不同,《抹去重来》采用的是转描技术,是一种动画家用来逐帧的追踪真实运动的动画技术,视觉观感逼真又复古。

二、《希尔达》

2018年,Netflix出品了一部奇幻冒险主题的动画片《希尔达》,第一季13集。豆瓣评分9.5,烂番茄指数98%,2019年该片获得第46届美国动画安妮奖(动画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

该动画改编自英国漫画家卢克·皮尔森(Luke Pearson)的同名系列漫画,讲述勇敢的蓝发女孩希尔达的冒险经历。作者卢克·皮尔森获得过英国漫画奖和马克思&莫里斯奖,该剧的另一大看点是主角“希尔达”的配音,是《权力的游戏》中冉冉升起的新星贝拉·拉姆齐。

卢克·皮尔森(Luke Pearson)

三、《我在伊朗长大》

《我在伊朗长大》改编自伊朗女插画家Marjane Satrapi的同名漫画,动画以笑中有泪自传式的形式讲述了玛嘉从小女孩到成年的故事,豆瓣评分8.7。

影片的亮点在于,漫画作者用女人的机巧将政治历史渗透进一个女人成长的故事中,保持着天真小女孩的气质,纯真视角。另外,漫画风格又将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融合起来,在黑白中表现出一个伊朗女性的叛逆和在自嘲中解放。

四、《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豆瓣评分8.6,是2017年评分最高的动画电影,同时获得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动画片的提名,并在2017年9月举办的渥太华国际动画电影节中斩获了长篇部门最高奖,这是日本作品以及日本人导演第一次取得长篇部门最高奖项。

影片改编自森见登美彦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单恋黑发少女的男大学生与那个少女之间发生的奇妙恋爱之旅。作者森见登美彦被誉为日本“最不正经的天才”,创作风格为魔幻现实主义,《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获2007年度日本书店大奖第二名、山本周五郎奖。

五、《如此美好的一天》

《如此美好的一天》于2021年在美国上映,由唐·赫兹菲尔德执导。该片获得90多个电影节奖项,被众多媒体评为年度最佳动画,烂番茄新鲜度100%,得到文艺界前所未有的赞誉。据报道,皮克斯导演Pete Docter创作《心灵奇旅》时受到了唐·赫兹菲尔德的影响。

这部62分钟的长片由《一切安好》(Everything Will Be OK)《为你骄傲》(I Am So Proud of You)《如此美好的一天》(It's Such a Beautiful Day)三部短片合成,讲述了一名患有精神疾病的男子比尔痛苦的生活,以简单的铅笔动画表现主角比尔与自身心理阴影的斗争过程。

看似随意和零碎的讽刺如头脑风暴般将观众迅速带入主角的不明疾病引发的隔离情绪。毫无情绪的旁白全程作为主角的内心独白并将荒诞离奇正常化,偶插的现实场景打断角色回忆并给其短暂乐观以沉重打击。

全文完 ——

如果你也是“爱死机摩人”,欢迎来评论区唠唠你心里的《爱死机》干货(以及推荐其它佳片给俺,谢谢)。

参考资料:

《爱死机》第三季:上帝已死,科幻何为一口气刷完9集爱死机,第三季重返神作水准《爱死机》真正值得吹的不止是最后一集这位全球瞩目的视觉天才,你得知道27项奥斯卡提名,自制剧全球刷屏,为何爆款都在Netflix?《爱死机》第三季强势回归,国人团队打造视觉盛宴不糊弄观众,尊重观众的智商,爱死机第三季配得上一个“好”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皆为爱》:对待爱情,要活在当下爱,死亡和机器人第三季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