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镜子的少女》

这篇文章小编会为大家拨开迷雾,剖析约翰·威廉·格威德艺术人生的后半段,造成其最终悲剧结果的原因隐含其中……

《爱奥尼亚舞女》

他笔下女子体态丰腴、

悠闲而感性十足、容貌俊美

IDLENESS, 1900

IN THE DAYS OF SAPPHO

IN THE GROVE OF THE TEMPLE OF ISIS

LA PENSIEROSA

情迷意大利

格威德在其父亲1904年去世后的第二年,人生第一次离开英国,到意大利作出国访问。他游历了伊斯基亚岛以及卡普里岛,还游览了那不勒斯湾,参观了索伦托和庞贝古城。庞贝古城是他最喜欢的地方之一,因此他画了许多有关庞贝的油画写生。

庞贝古城遗址

他当时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在1906年完成的名为《无所事事的美》,这幅画似乎像他的大多数作品一样,并没有什么确切的相关叙述。

《无所事事的美》1906年

细致刻画的大理石纹理,模特儿紫色的“无形之形”古典服饰(其面料是古希腊的一种野蚕丝绸),她长长的黑发垂落在白色大理石上,性感美女的懒散卧姿,身形的韵味曲线呼应着那不勒斯湾远景中的弗雷格拉群岛的山峰起伏。

《无所事事的美》局部

我们再仔细端详一下画中的模特儿,眼神落寂、无精打采,似乎因心中的惆怅而陷入沉思。紫色的服饰让人联想到紫罗兰的花朵——爱情魔药配方之一,结合前几幅类似的美女画作,这实际上是倾注了画家深层次的情感困苦。然而画中的美女之心,另有所属,她一直承受着爱而不得的内心煎熬,偏偏油画的作者格威德,又爱上了这位散发着维纳斯般韵味的美女模特儿……“等待答复”、“Yes or No?”,格威德一直在等待奇迹的出现、等待美女的回心转意。而美女模特儿为情所困,不置可否,又因为工作关系不得不维系二人的长时间相处。

《遥远的思念》 1912年

在这次短暂的出国之旅后,格威德于1912年5月再一次去往罗马,而这一待,竟是9年之久。除了因为罗马这个艺术之都的学习工作外,另一个更可能的原因是:爱情。也许这个令格威德深度迷恋的意大利模特儿厌倦了英伦生活,决定回到家乡罗马。沉默寡言的画家无法割舍,于是追随而至。

《公正的反映》

格威德在就业之初,便于金融界的父亲、两个弟弟分道扬镳,而他执意作一名画家,已经被视为是对家族价值观的极度蔑视,现在又听说他为情所困并追随一个模特儿去往意大利,这是令家人更加难以理解与接受,被认为是其对家族的羞辱。

A CONGENIAL TASK

A CONGENIAL TASK (局部)

吉尔伯特·米洛·特纳博士的一本书中这样描述:

……他匆匆离开,带着意大利模特逃往罗马。他的母亲无法原谅他的这个举动。他以自己和模特儿的纠葛震惊了整个家族……”

在罗马生活期间完成的第一件作品,是他1912年的油画《向维纳斯献祭》,描绘了一位美丽而典雅的女祭司的献祭。

1912年的油画《向维纳斯献祭》

这是他向罗马爱神的致敬,画中依然是这个意大利模特儿,她性感的身材隐藏在紫色透明的束腰外衣和深红色的短裙下。女祭司向维纳斯的铜像献上粉色和红色的玫瑰。

《无言之歌》1919年

而对于这个意大利模特儿,苏格兰画家和插画家威廉·拉塞尔·弗林特爵士(Sir William Russell Flint,1880-1969年)回忆起他在罗马与格威德的会面,提供了一丝线索:

格威德非常善良,而且乐于助人,他一直在为这个罗马模特儿忙前忙后,而她并不领情,她想要更虚荣昂贵的服饰。有一次我们在格威德家喝下午茶,她过了很久才出现,说是自己在挑选合适的衣服。我妻子好心提醒她,外套后面有一根白线。结果她回答说她是故意把线留在那里的,因为那是一个高档服装的标志……”

威廉·拉塞尔·弗林特爵士

弗林特在另一篇日记中暗示了后来降临在格威德身上的悲剧,他写道:

……善良的格威德,他使我们的罗马之旅不同凡响!希望这些感恩的话语能阻止那场悲剧……”

威廉·拉塞尔·弗林特爵士作品 《米丽亚姆、克洛伊和简》 蛋彩画

在罗马,1912年格威德完成了他的一个大幅作品,尺寸为131 x 80厘米的《离别让人心旷神怡》,这被视为他罗马绘画时期的开始。

《离别让人心旷神怡》1912年

这幅画作,充满了神韵、美感和纯真,画中的女士看起来神情黯然而悲伤,从这幅画的名称我们可以推测她的情人已经离开了她,也许背景中的船暗示了一对情侣的离别。她穿着一件玫瑰色的束腰服饰。在前景中,格威德画了一丛鸢尾花。它象征着信念、智慧和珍贵的友谊。

在刚到达意大利时,格威德还曾经对静物及风景产生过一段兴趣,它们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的绘画作品中。1912年左右,他完成了名为《桃与嫩枝的静物》的静物作品。

1912年名为《桃与嫩枝的静物》的静物作品

虽然格威德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古典背景下描绘女性,但他也曾破天荒的画了一些纯粹的风景和海景,如1913年左右的作品《卡普里岛的岩石与海景》。

1913年作品《卡普里岛的岩石与海景》

在意大利的这九年间,对于格威德更多的生活上的信息,我们不得而知,但他留存于世的作品中,这一时期的作品数量是他一生中最少的。

《时间之纫》

魂归英伦

1921年初,已60岁的格威德独自一人回到了英国伦敦。此时的他被持续已久的失眠和慢性消化不良所困扰,令他在精神上出现了严重的抑郁症状。他所为之倾注一生的新古典主义绘画风格,也已不再受大众的喜爱。它曾坦言,这个世界之大,竟然无法容纳他和毕加索。

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者——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年)

2018纽约佳士得“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拍卖会”,毕加索1921年所作粉彩纸本《斜靠着的女人》以1212.5万美元成交。

《斜靠着的女人》粉彩 纸本 104.7 x 75 cm 1921年作

格威德一生画了很多全裸的女性人体作品,而他一生中的最后一幅画,是在他去世前完成的那幅《海滩上的裸女》。

格威德一生中的最后一幅画《海滩上的裸女》1922年

格威德毕生性格孤僻,终身未娶,也无儿无女,孤身一人。无论是什么让他沮丧,他是怎样的心情,从来没有人谈论过,因为他既没有亲密的朋友、也无法向家人倾诉。他也许认为自己没有理由继续活下去,1922年12月13日,星期三,他在家中以煤气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伦敦西区的《富勒姆公报》冷冷地报道了这起死亡事件:

富勒姆艺术家死在空白画布前:令人震惊的煤气悲剧!

现年62岁的油画艺术家约翰·威廉·格威德先生,于周三晚上在富勒姆的工作室里被发现死亡,他的头躺在一个包装箱里,嘴部靠近一个打开的煤气喷口。该工作室位于富勒姆路410号房子的后面。死者的弟弟查尔斯·阿瑟·格威德(Charles Arthur Godward)是一名火灾保险官员,住在同一个地址,他说,他的哥哥是一个非常孤僻的人,完全独自生活。星期三早上,他看到他在花园里,当时他似乎没有异常。据他所知,死者并没有任何经济上的麻烦。死者在前一个星期日要求他给母亲发电报,说他身体不舒服,不能去看望她。

他的母亲和弟弟妹妹们对格威德的死并不感到痛心,反而对长子的自杀给家庭带来的耻辱感到极度愤慨,以至于他年迈的母亲将他从所有家庭记录中除名,毁掉了所有的有关于他的照片。甚至到了把他从合影照片中剪下来的程度,以此删除她儿子约翰·威廉·格威德的那些令人不愉快的记忆。

所以我们现在无法得到有关约翰·威廉·格威德容貌的任何信息。

“生态”盖指生命体与其环境的有机联系。生态伦理就是人们对生命存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观念、基本规范和道德实践。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环境危机的广泛体认,生态意识猛然走出专业圈囿,置身公众舞台,被赋予影响人类环境实践,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的重任,成为世界显学。道教不是生态学,但其生态伦理精神因其独有的特色而为其他学说和宗教不可替代,否则就不可能衰而复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在伦理认识上,道教以其重视生命的喜乐、宁静、恬淡、朴素和心灵的充实与扩展为特色,关注自我与自然的协调,以人为本,内容简而深、博而约,具有无穷的趣味;在伦理实践上,道教致力于体玄修道,韬光养晦,淡泊名利,求得生命在情感、行为、自然、人伦与文化的互动中长存长立,因此它在对自然生态和人的关系的认识上,表现出开发生命活力的自觉能动性、与自然对象的同一性以及伦理认识的整体系统性。用道教的话来说,就是“自然之道不可违” 1 、“顺乎自然之道”。此自然所指是事物本质之自然、人生之自然、社会之自然。参悟事物、人生和社会之本质,求得生命与本性应有的风格、态度和气象,就是道教伦理追求的目标与精神支柱。

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体现在它的精致深刻的内容和吸引世人的内涵中,蕴涵在使它延续、发展久远的生命力中。具体而言,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万物一体的精神。道教所崇拜的最高对象是“道”。道教的宗旨是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所谓得道,就是通过修炼与大道一体化,因此,道教在中国诸多宗教中是最注重现实生命的宗教。在它看来,世间万物是一体的,自然万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应当以生为乐,重生恶死,使生命不断升华。人类也要以平等意识尊重自然万物的存在与个性。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天地中和同心,共生万物” 2 ,认为理想的太平世界是人与各个层次的自然事物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世界。在道教思想家葛洪那里,万物一体的平等意识也非常明确和丰富,他认为人通过修炼可以实现“长生久视”、“肉体成仙”的理想,这个理想也就是与自然齐一或万物一体的境界。道教还有“生道合一,重人贵生”思想,老子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万物,物我一也。”这表明道教注重从宇宙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人类的意愿。万物一体的生态伦理精神告诉人们,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营造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社会。

二是生而不有的精神。与万物一体的精神相关联,道教认为人生最高的境界和准则是产生万物而不占有万物的道德。道教认为,人的肉体修炼、精神完满的最高境界是“道”。“道”是如何产生的呢?葛洪提出:“道起于一,其贵无偶,各居一处,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灵。” 3 并且自认为这是对老子智慧大道的发挥。老子曾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的要义是:“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由之,只有“道法自然”才符合道德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在于繁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引导万物而不宰制它们。唐代道教学者、医学家孙思邈就是这种精神的实践者,他的医学理论以天人一体、生而不有说为基础,谓“天有四时五行”,“人有四支五藏”,“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4 孙思邈本人“学殚数术,高谈正一”,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品德高尚。道教的这种生而不有的精神具有相当的实践性和普世意义这种实践性和普世意义,提出了世间事物持续平衡发展的观念,揭示出人类要顺应自然,效法自然法则,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才能得心应手,取得成果;如果强行索取,则会适得其反,破坏和谐,不能达到很高的境界。

三是曲成万物的精神。在道教以前,《周易传》有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这里指出天道与地道是相对峙而又相协调的,其协调是由人来作中介的。老子将人提到重要的地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既然“人亦大”,那么人就不是仅依附于自然,受制于自然,而要驾驭自然规律。因为人要依靠自然而生存,要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道教于此进而提出:人要三思而行,审时度势,求仙问道而不强作妄为;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势必败坏心性,甚至危害人类自身。道教的修习者认为人与宇宙万物是互相感应的,感应的基础在于人和万物都有灵性,人与物资讯相通。宇宙演化不停,生生不息,人作为宇宙共同体中的一员,应该以促进整个宇宙更加和谐完美为目标,而不应该以毁灭各种自然物的行为来扼杀宇宙的生机。因此,道教不仅给人以一种思想信仰,以安身立命或将注意力放在教义教规的完善和遵守上,求得祭祀、祈祷的肃穆和虔诚,而且将信仰或教义教规具体化为各种道功、道术,进而形成操作体系,引导众信徒去实践力行。可以说,道教是重视道、术、行的宗教,既重视“道”的提升,又积极提倡功法和炼养术。真正的道徒对道教真谛的切实掌握,在于不仅要懂得它的基本宗旨,或具备其虔诚的信仰,还要作道术的训练,努力积累道功,日进无疆,不断深化和纯正信仰。这样,就充分强调了人类活动的主体能动性,以及人与自然的适应性。人作为天地的中介与协调者,既要顺应自然,又要制约自然变化,加以引导,以曲成万物。

四是合而不同的精神。道教合而不同的精神是与传统伦理学中的“和合”精神相承接的。道教《太平经》提出:“中和者,主调万物者也”,认为自然界与人间社会各层次的事物,皆包含阴、阳、和三种基本要素,合而构成一物,故名三名同心。“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 5 三名同心就是理想的太平世界。阴阳之道体现天意,所以人要顺应阴阳之理,从各个方面保持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顺,才能消灾去异,致力世界太平。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道教在信仰系统、丹术符箓、仪式规范中发展了和合的思想。合而不同的生态智慧,帮助人们认识到世间万物多样性存在的意义。保护了事物的多样性,就有可能达到可持续发展。

五是循环再生的精神。在关于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方面,传统的中国人确立了“大”和“久”的目标,并认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要有中正的德性,效法天地,用制度节制人的无穷欲望,不造成对自然与人类的伤害。《周易》指出了两个途径,其一是“九二贞吉,以中也。”其二是“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天下,不伤财,不害民。”道教也发展了类似的思想,强调对生命以及生命存在条件的确认是圣人之智、圣人之德,是圣人之业,人的理想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物我同一的美好社会,认为在那样的社会里,生命可以循环连续、周流罔停、生生不息。早期道教认为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变化飞行,卓然特立于一般人的本性之外,甚至化身异形,有似雀之化为蛤,雉之化为蜃。后来的道教吸收了更多的人伦日用思想,从生命循环再生的角度出发,把“老而不衰,延年久视,出入任意” 6 作为神仙之道。五代时期的道教学者谭峭以“化”的观点看待宇宙、人生和社会,提出:“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化精,精化眄,而顾眄化揖让……” 7 整个人生和社会的兴盛就处在变化统一的过程中。道教在利用物资的观念上,主张人类要多多节制欲望,保持万物的生机与发展活力,这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依时令进山伐林,夏以前禁采樵,禁捕幼兽幼鸟、禁杀鱼蟹,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等观念是相当一致的。人与生物资源相处,要进行物质交换。进行物质交换不是强行占有,而是对自然作顺应与调适。

六是融通万有的精神。道教思想一向把大自然看作是一个充满生命的超巨大系统,其中的所有事物都相互有机地联系着,宇宙在其历程中运行,是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的交叉线。从老、庄之始便探其玄机,以揭示自然界中固有的整体关系。老子说:“大道泛合,其可左右。万物持之持生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8 也就是说,大道像广阔的河水一样滋润着万物,毫无私心,毫无偏意,像伟大的母亲一样爱护着所有的生命,所有的生命依靠道的养育而生。对自然界要善意对待,这是因为在根本上“人与天一也”。9 既然如此,就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庄子曰:“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10 也就是说,万物都来自特定的物种,但在不同物质的物种之间也存在着联系和转换,如同圆环一样,分不出始终和次序。这种自然的联系性,可以叫做“天均”。道教认为道为世界的本原,道是创造一切生命的总源泉,是融贯万物生成的总动力。唐代道士吴筠说:“通而生之之谓道,道固无名焉。畜而成之之谓德,德固无称焉。尝试论之,天地人物,灵仙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知其终。探奥索隐,莫窥其宗,入有之末,出无之先,莫究其朕,谓之自然。自然者,道德之常,天地之纲也。” 11 这里立足于物象世界的固然之理,推理道德本体对于物象世界的意义,其中蕴涵着通生无匮、品物有方的生态伦理智慧。大道是宇宙的本原,也是观察天地万物的出发点;站在大道的角度观察人世,天地同一,万物一齐,物我无分,无此无彼;天地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人间诸事虽然各有其理,但说到根本上,则各顺其情,各尽其性,各自自然,各自皆安,这就是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体悟到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也就体悟到了大道,也就融入了大道。

总而言之,上述诸方面,落实到现实中以保持生物物种、绿化美化生活环境,可以为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这就意味着,道教生态伦理必然并且能够进行现代性转换。而转换的契机,则在于具有高尚精神境界的现代性人格的塑造。因为根据道教的观念来看,人经过修炼而达到的崇高境界并不神秘,遥不可及,至高的神仙也是人在世的造化和修行的体现。我国宗教史专家牟钟鉴先生把道教的神仙人格特征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生命力深厚旺盛,因此能够健康长寿;二是精神境界高超,摆脱“小我”而成就“大我”,所以精神可以不死;三是智慧超群,有很高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却又大智若愚,和光同尘;四是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功德在世;五是潇洒自在,豁达从容,善于化解烦恼,始终保持喜乐心情。能够做到这些方面,就可以称为活神仙。所谓神仙境界,除了幸福快乐的人,便是优美宜人的环境。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人民和平幸福地生活着,其乐融融,这就是人间桃花源般的美好生活。12 我们认为,人们只要努力建设,把中国道教的这种万物一体、生而不有、曲成万物、合而不同、循环再生、融通万有的伦理精神,融会灌注到现代人格的塑造中,用以推进我们的物质和文化建设,人间的仙境是可以在眼前出现的。

A CLASSICAL BEAUTY

《珠宝首饰盒》

可悲的是,以他的绘画为媒介,格威德创造了一个虚构的世界来取代他所生活的、他非常不喜欢的现实世界。在某种程度上,他的艺术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他那充满焦虑的孤独而乏味的世界,通过他的艺术,被一个看似快乐的世界所取代,这是他理想化的绘画形式,描绘了一个平静的过去,赋予了无暇的和谐之美。也许在1922年12月22日,格威德终于回归了他自己的理想王国,终于摆脱了沮丧、孤独和不幸。

约翰·威廉·格威德(John William Godward 1861-1922年)

约翰·威廉·格威德被安葬在伦敦的老布朗普顿公墓,那里离他的工作室仅一百码远。他父亲1904年去世时,他在那里给自己买了一块墓地……

格威德的母亲莎拉·埃博拉尔一直生活到1935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