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与日本文化 读后感「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角度」
#新作者扶植计划 第二期#
引语:《虫师》,是一部创作于2005年的日本奇幻动画。淡而深远的意境、空灵隽永的风格,让它一经推出,便获好评,豆瓣评分高达9.4。但随之而来的,是许多诸如“看不懂”这一类的声音。
确实,这部动漫可谓奇特,他没有高潮,也没有一个有力的结尾,每集都画下一个含情脉脉的尾巴,留给你一段思忖的空白。
今天,我们将从禅与日本文化相互融合的角度,解析这部作品的独特之处。
动画介绍:动漫讲述的,是“虫”和人类世界的故事。“虫”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种生物,具有独特的生命形态,偶尔和人类世界产生交汇,引起一些古怪的现象,引发人们的恐慌。这时,便需要有“虫师”的出现。
动画中的主人公银古,就是一位虫师。他是一位有着一头银发,淡漠眼神的年轻人。游历半生,经过一个个山野、村庄,为人们解决“虫”的问题。
银古的游历如同自然界中的风,不期而遇,又悄然而去。人们的悲欢也融进了他的人生,在山川湖海之间,留下“一期一会”的唏嘘和哀伤。
这部动画静谧的氛围、水墨般的画面、人物间浓到极致后趋于淡泊的感情,都让人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豆瓣中有这样的评论:
“很淡、很干净、很美,富有东方情韵,可又必定藏着让人说不出来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今天要和大家谈到的“禅”。当中国的禅文化与日本文化相结合,就催生出特有的日式审美,这种审美情趣游弋在日本的文学、影视、动画作品中,带给观众美的享受。
禅,是中国本土文化与佛教文化碰撞后的产物。初唐时期,禅,作为一种佛教形态在中国发展起来,随着遣唐使,远涉重洋,来到日本。并对之后日本文化的形成,具有非常大的影响,这也就是我们时常觉得,中式与日式审美在很多方面有着相通之处的原因。
禅在日本文化中衍生出“侘”:审美的精神内核禅,作为佛教的一种形式,它的目的是直接看清佛陀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般若”与“大悲”。
“般若”,指的是“超越的智慧”,“大悲”就是“怜悯之心”。通过超越的智慧,人们可以看清事物的本质,洞察生命与世界的意义,扩展人生的眼界与格局;有了怜悯之心,人们可以不因个人私欲而烦恼,可以恩泽万物。
禅,正是要唤醒人们心中的“般若”与“大悲”。
当禅与日本文化相结合后,衍生出一种文化,叫做“侘”。“侘”在日文中的真正意义是“贫困”。就是不追逐时代潮流,远离财富、权利和声明,关注内心某种超越时代的最高价值所在。
按日本学者铃木大拙的说法,就是:“满足地居住在两三张榻榻米席大小的、如同梭罗的小木屋一样的屋中,饥时从屋后的田地里摘一盘蔬菜即可果腹,闲时则侧耳倾听潇潇春雨的嘀嗒声。”
用现代的话就是:“回归自然,简约生活。”是对生命内在的关照,也是对众生的悲悯,希望人们返璞归真,不为物质世界所异化。
而《虫师》正是描述这样一种生存状态。故事中的人们,衣衫质朴,住在简素的木屋、草屋中。他们大都生活在山林草泽之间,湖水大海之畔,感受竹林山花、雪地月夜。历经春之樱花、夏之凉风、秋之落叶、冬之白雪,连身上所穿的羽织,也是用山中材质制作、染色。吃穿用度,一应出自自然,与天地为伴,日月为伍。画面传递出悠远的禅意。
《虫师》中有一个小故事,叫做《抱山之衣》。
贫困山野里的男子,辞别家人,来到城市追逐做画师的梦想。姐姐为此特意制作了一件外套。衣料是山上的蚕丝所作,颜色是用山上的草茎所染,姐姐和他告别:“你看见这件衣服,就会偶尔想起故乡。”这件外套,象征着故乡、亲情,是他和土地的联结,象征着他生命中最本质的所在。
学画的艰苦岁月里,他偷了师傅的颜料,在衣服里子里画下了故乡的山。当他开始独立作画时,却因买不起颜料而烦恼,因此不得不当掉外套。这一情节,意味着他开始追逐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作为故土象征的外套被当掉,预示着他一步步远离生命的本真。
而随着出色的画技渐露头角的他,开始厌倦像机器一样不停画画的生活,这意味着,人在高度运转的社会中的物化,不断追逐名利金钱,失去生活的快乐。
家乡发生了山崩,故乡来的求助信,却被他当做催货的信件而烧掉。信件的烧毁意味着和故乡联结的切断。他就这样一步步愈行愈远,最后连外套也懒得赎回。但是他的心开始不舒服,他病了。
银谷在故事的后半段出现,典当行的主人找到他,交付给他这件变得奇怪的外套:一件薄薄的衣服,却越来越重。银谷嗅出了聚集在衣服上的某种虫子的气息,于是照着画在衣服里子上的山,找到了这位画师的故乡。
当银谷踏入山中时,衣服忽然越变越重,直到将他压倒在泥土之下,接下来,山中烟气袅袅,颜色也变得越发翠绿。而当他从泥土中爬出来时,衣服变得很轻了。虫子的气息也消散了。
银谷向男子解释:栖息于外套中的虫子,是这个地方一种叫“产土”的虫子,是一种泥状的虫,当地水土流失后,产土失去栖息地,却发现他的衣服中有原来山的气息,于是相涌而来。现在,它们重回大山,重归家园。而画师,也获得了新生,从心灵深处得到自我救赎。
这是一个并不复杂的小故事,它解释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特质:憧憬自然,享受自然带来的泥土和森林的芳香。同时也充分表达了“禅”的意义:坚持本心,打破人工形式(画的山,终究比不过真实的山),安心于对自然的思索中,告诉人们,生命本身就是单纯的。
禅在日本文化中孕育出“寂”:审美的艺术形式《虫师》的画面如同一幅幅水墨画,浓浓淡淡,深深浅浅的水墨色中,隐含着禅意的孤绝感与生命力。
日本的镰仓时代,正是中国的南宋时期,绘画艺术频繁往来于中日两国的禅僧中。因此这些带有禅意的绘画也在日本风行起来,并最终形成了“寂”的表现形式。
“寂”的“孤绝”感与生命力“寂”是“孤绝”或“孤独”之意。
日本茶道大师藤原定家曾写过这样一首诗歌,对构成“寂”的艺术要素作了定义:
举目四顾,不见花艳枫红。
滩上茅屋,兀兀独立秋暮。
这首诗歌颇有唐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觉:在宇宙的空间中,孤独寂寞,拥天地之伤悲,叹生命之易逝。
陈子昂登的是幽州台,藤原站立的是滩上茅屋,两者仿佛隔着时空,在夕阳瑟瑟的秋日中,作了生命的交流。这种孤单感,就是“寂”的内核。
《虫师》擅于用“意境法”营造画面中的“寂”。银谷独自行走于幽林山谷中,巨大的树林寂静无声,单薄的阳光透过层层的树叶,投下斑驳的光影,作为人类,他如此孤单,但却又衬托出自然界勃发的生命力。时不时几声鸟鸣,带我们进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境界。这种孤独感中透露出来的生命能量,在带来一种独特审美的同时,也让人们陷入对自然的敬畏。
《虫师》中,杂草丛生的瓦屋一角、绚烂的虹之瀑布、深邃的密林、浩淼空旷的大海,都在营造出自然的伟力,或冷寂衰败,或热情神秘,总之,自然的孤独寂寞与灿烂精彩都在画面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情绪的渲染中的“寂”在《绿之座》中,女孩因遭遇盛大的虫宴如坠梦中;在《枕边小径》中,男子因发现梦中情境变成现实而高兴、恍惚。
动画在表现人物当下迷离、不解的精神状态时,将人物设置在中景,以背景示人,忽略人物而突出环境。幽暗森林中斜着透射进来的一束斑斓的光、如涟漪般晕开来的同心圆,都在渲染孤独、彷徨的情绪。
宇宙庞大,而人物虽在画面中心,却分明传递出渺小不知所以的感觉。
不对称性美中的“寂”《虫师》的画面,体现出日本文化中热衷的不对称性。它让画面呈现一种带有古雅和原始性的不完整的美。传统绘画讲究对称性,对称性带来庄重、典雅的特质。而不对称性却另有一种疏落、质朴,不乏灵动的美。
我们来看下面几幅画:
第一幅:稀疏的枝头,缀着粉色花朵,画面左侧留白,这也是中国水墨画中常用的技法,表现出空灵与雅致;
第二幅:画面右侧是大海中一大一小两座海岬,左上方是露出半个月亮,不对称中又有一种微妙的平衡,带来独特的美感;
第三幅:以群山为背景,近景中斜插出一株歪脖树,打破了画面的平静,突出自然中的野趣,让画面灵活起来,仿佛有什么东西在蠢蠢欲动。
“寂”的表现,让动画的情绪犹如一条深邃幽静的溪流,从源头静静流淌至生命的尽头,其中的宁静致远,其中的孤独寂寞,其中的遗憾欣慰,都这样慢慢流走,在时间的长河中永不回头。
银谷隐喻着“禅师”的身份,表达人与自然、社会的相处之道《虫师》中的主人公银谷,可以说是如同“禅师”般的存在,又或者说,他的身上,残留着一些“巫”的属性。当人和自然的矛盾不可调和时,就需要有像银谷一样的人物,以他对自然、天地的了解,为人们解惑,排除恐惧。
他了解“虫”的属性,把人们身上的虫子遣返自然;
他制作草药,送给人们服用以解疾患;
他还担任着心理专家的角色,疏导人们的内心,走出情感和思想的困境。
这三者分别隐喻着人类的三种困惑:
一是对自然界认知不足产生的困惑、
二是对生理疾病认知不足产生的困惑、
三是精神、情感上的困惑。
这些困惑贯穿人类的发展史。而在日本社会,因为国土狭隘、资源匮乏、地质灾害频繁,近代又面临西方世界的冲击,因此他们产生诸多疑惑,投射在这部动漫中,就促成了银谷的诞生。
在《朝花夕露》的故事中,因虫的介入而体验过朝生夕死的女子,面对无限的时间洪流,感到畏惧、无措。她告诉银谷内心的无助,而银谷的回答是:“像普通人一样活就行。”
简单的一句话,蕴有禅机,而此中深意,需要听者自己去悟。禅,是最不喜欢长篇大论的。
"禅"文化,讲究个人直接的生活体验,银谷的修为也源自于苦难的幼时生活。在贫苦与灾难中长大,让他更加懂得何为生活,何为人心。而他的飘飘然不知所踪,也正契合了禅中的“一期一会”,是典型的禅宗审美。
银谷,代表着人们对自己、对世界的探寻,希冀着人类与自然、与自身社会的和谐相处,互生利惠。
结语在众多优秀的日本动画中,《虫师》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它藉由一个个“虫”的故事,展开一幅哀而不伤的生活长卷。其中蕴含着的东方风情叫人着迷。
和中国“禅”文化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侘寂”文化,让一部动画具有了深邃的空间与历史感,虫和人一样,都是孤寂的个体。这部动画启发我们思索生命的意义,也带给动画从业人员这样的思考:将本民族文化的特性融入作品,将带来多么大的艺术性和生命力啊!
作者介绍:安安,在文艺海洋中溺而不毙的双鱼女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头条青云“叫好又叫座”作品征集#